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对话加速进化CEO程昊:人形机器人踢足球还是五六岁小孩水平,5-10年能超过人类球队

出品 | 搜狐科技作者 | 梁昌均“如果把人类世界杯冠军视为10分,现在机器人踢足球可能接近五六岁小朋友的水平,也就是1-2分的过程。”这是加速进化创始人&CEO程昊对当前机器人踢球能力的判断。

对话加速进化CEO程昊:人形机器人踢足球还是五六岁小孩水平,5-10年能超过人类球队

出品 | 搜狐科技

作者 | 梁昌均

“如果把人类世界杯冠军视为10分,现在机器人踢足球可能接近五六岁小朋友的水平,也就是1-2分的过程。”这是加速进化创始人&CEO程昊对当前机器人踢球能力的判断。

近日,在北京亦庄举办的2025 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,加速进化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,为参与联赛的队伍提供了标准化的机器人本体平台。

这场联赛从去年四季度开始,第一届和第二届是在加速进化内部举办,此次第三届则进行了品牌升级,而机器人踢足球也从此前的遥控、遥控+AI,变成了完全由AI驱动。

最终,征战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比赛十余年的清华大学火神队,打败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、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,获得冠军。

程昊和此次夺冠的火神队的渊源颇深,他曾在清华求学时担任第三任队长。2010年毕业后,程昊去了亚马逊做AI研发工程师,后来回国创办朝夕日历,被字节收购后随之进入。

但他没有放下对机器人的热爱,看到特斯拉发布Optimus、ChatGPT引发大模型浪潮后,2023年决定再创业,成立加速进化,将踢足球作为主打能力,并推动其不断进化。

程昊在这次决赛前和搜狐科技进行了独家对话。他介绍了AI驱动下机器人的升级,认为现在遥控的踢不过AI,AI识别更精准,踢空的现象也会更少。

这离不开加速进化研发并开源的机器人AI自主踢球的基础框架。程昊透露,该框架已迭代到第二代,端到端全身运动大模型有望在接下来的RoboCup比赛中应用,希望支持中国队夺得首个总决赛冠军。

对话加速进化CEO程昊:人形机器人踢足球还是五六岁小孩水平,5-10年能超过人类球队

展开全文

程昊判断,人形机器人两三年内可能就能跟人踢球,超过人类一般球队需5到10年,并有望提前实现RoboCup提出的2050年机器⼈足球队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球队的目标。

不过,这需要技术的进一步迭代。“人形机器人的终局是具身大模型加全身运动控制大模型。但现在具身大脑面临很多挑战,算法框架不成熟、数据非常少。”

业内由此也形成两派,一派是仿真派,即在仿真平台生成数据训练;一派是真机派,即通过采集真实世界的数据训练。

在程昊看来,这两种路径都做不好,他的思路是首先要让人形机器人实现四肢健全,而不是一上来就追求全能,这和人的成长路径类似。

“接下来的演化是会出现分层大模型,把这些应用起来,就能推动机器人在很多场景落地,从而采集大量的真机数据,再结合仿真数据,形成融合数据去训练具身大脑,这条路才最有可能走成。”

从行业来看,人形机器人今年热度不减。从跳舞翻跟头,到跑马拉松,再到宇树科技举办拳击赛、加速进化举办足球赛,映衬出这个行业的热闹景象。

资本也涌动起来,今年以来,多家机器人企业拿到融资,银河通用、宇树科技更是分别完成一轮10亿、7亿元的融资。王兴兴还透露,宇树年营收已达10亿元,其还被爆出上市。

自去年10月量产以来,加速进化已取得数百台订单,并即将发布更具成本优势的新款机器人。同时,继6月初宣布A轮融资后,加速进化还将官宣新融资。

程昊在对话中强调,加速进化成立只有不到两年,不会盲目追高。“现在还没有到要把销量做到非常大的阶段,把内功打好更重要,人形机器人市场真正爆发的时候还没到。”

以下是此次独家对话精编:

一、AI让机器人具备更强踢球能力,5-10年能超过人类球队

搜狐科技:从遥控到AI+遥控,再到完全AI驱动,机器人硬件软件有哪些升级?参赛团队基于公司的Booster T1进行算法改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?

程昊:这次比赛最大的一个特点是AI自主驱动,这对机器人硬件的要求是要有较强的算力,能让算法在本体高效运行;同时,机器人团队要对感知、决策算法有比较强的开发能力。

感知层面,要对球、场地信息,包括场地线、球门的识别足够精准,定位能力也要很强。决策方面,我们全球率先开始做3V3比赛,有的会用偏专家系统的决策算法,有的用神经网络。我们判断,后面会有越来越多团队用强化学习去做决策。

这里很关键的是我们开源了一套机器人AI踢球的基础框架,现在已有十几支队伍都具备AI踢球能力。但遥控赛也有价值,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遥控赛对遥控人员的要求比较高。

搜狐科技:我们此前去体验过,遥控掌握不好的话,机器人就不是特别听话,比如会踢空,AI会解决这些不足吗?

程昊:现在遥控踢不过AI,我们这套AI框架算法效率非常高,识别精准率比遥控强,踢空的现象会远远少于遥控赛。

我们现在已开发出一套新框架,包括端到端全身运动大模型,可以让机器人跑起来,像人一样站住传球,或球在面前走过去大力射门,会有快速的趟球,我们叫fast kick,这可能会在接下来的RoboCup世界杯比赛上应用起来。

搜狐科技:AI去控制首先特别重要的是机器人的眼睛,但机器人走的时候会有抖动,如何解决识别问题?

程昊:我们最近的新品会上公司纯自研的双目摄像头,价格会便宜很多,且还是具备双目的深度能力,但这块的技术已经到达比较极限的程度。

识别最大的挑战不在于相机,而在于机器人行走时非常大的抖动,包括脖子关节齿轮之间背隙的晃动,影响会更大。后续迭代要在机械结构上减少晃动,通过更强算法能识别,做出类似相机防抖的效果。

但机器人防抖比相机防抖难,因为相机防抖不需要定位。所以机器人需要在做好防抖的同时,又能把真实的数据给到机器,让它能精准定位,这是新的挑战。

搜狐科技:相比人类足球队,如果按10分计,此次AI升级后的机器人踢球处于什么水平?

程昊:如果把人类世界杯冠军视为10分,现在人形机器人踢足球接近五六岁小朋友的水平,也就是1-2分的过程。

一年以前整个水平都差不多,过去一年时间,进化速度非常快,不需要任何保护人员,速度达到1米每秒以上,摔倒可以自主起身。

搜狐科技:RoboCup目标是2050年机器⼈足球队要击败人类世界杯冠军,这能提前实现吗?

程昊:从1-2分走到10分,我们预计不需要等到2050年,可能会更快。两三年内可能就能开始跟人踢,比如会先和青少年踢,再跟成人踢,超过人类一般球队可能需要5到10年,最后踢赢世界杯冠军。未来的发展速度不是线性的,可能是指数级的。

二、机器人下一步演化是出现分层大模型,不会一上来就追求全能

搜狐科技:这次参赛团队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块化算法,感知、决策是分开的,您认为接下来会如何会如何演化?

程昊:我们认为终局应该是具身大模型+全身运动控制大模型,就像人一样有大脑和小脑。但现在具身大模型面临很多挑战,整个算法框架不成熟,数据也非常少。

下一步的演进是会出现分层大模型,小脑、导航定位、决策、交互等分别会有一个大模型。当这些大模型结合起来,机器人已经能在很多场景落地,然后采集大量真实场景数据反哺,慢慢再合成一个大模型,实现具身大模型。

搜狐科技:您提到数据少的问题,现在业内有两派,一派是用仿真数据去做,一派是采集真实世界的数据,您更看好哪种方式?公司的思路和做法是什么?

程昊:这两种方式都是对的,只是现在非常早期都做不到。仿真环境跟真实环境差异非常大,单靠仿真做不好;单靠真真机数据,数据量又非常小,成本也非常高。

具身大模型需要的数据可能是大语言模型的1万倍,甚至1亿倍都有可能。它本身是多模态数据,完全靠机器人咔咔采数据,或者用仿真生成数据去训练,我觉得都做不好。

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首先要实现四肢健全,然后结合分层大模型,让它开始在各个场景里工作,从而采集大量真机数据,再结合仿真数据,形成融合数据去训练具身大脑,这条路才最有可能走成。

搜狐科技:这有点像自动驾驶的路线,先让大量的车上路跑,然后收集数据去训练,但这要先做到比较大的落地才能跑通。

程昊:自动驾驶有L2、L3、L4,现在没有做到L4,但L2、L3大家已经开始用了。我们始终判断,把全身运动控制做好,把导航模型、决策模型做好,机器人就能落地。

搜狐科技:所以公司现在还不会追求那种特别全能的机器人?

程昊:对对对,比如最开始让机器人先跟着小朋友到处跑,跟小朋友聊天,这能落地。在这个过程中,把家庭各种数据采集下来,然后慢慢再去训练更好的模型,最终让它能干家务。

搜狐科技:公司目前在机器人大模型上有什么进展?

程昊:我们在AI自主踢球方面已经迭代到了第二代,研发出端到端全身运动大模型,它会把视觉信号也给到小脑,核心就是让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运动,用一套神经网络做各种动作,包括我们把各种开门动作都加进去。

搜狐科技:很多机器人企业,包括智源等科研机构,都在探索具身大脑,公司策略是什么?

程昊:我们重点是做机器人本体操作系统、开发工具,操作系统包含小脑、定位导航的能力,以及大脑本地对话的能力,这部分我们要自己做。

我们认为大脑未来更多是云侧和端侧相结合,云侧大脑可能会需要非常大的算力,非常多的数据,资本雄厚、资源充分的大厂去做会更有优势。这部分我们现在的策略是更多和开发者合作,也会跟专注做大脑的企业合作。

三、现阶段核心是修炼内功,机器人市场还没到爆发时刻

搜狐科技:从机器人跳舞、马拉松,到打拳击、踢足球,很多人认为这是营销,机器人落地还是很远,您怎么看?

程昊:马拉松展示的是机器人的可靠性、稳定性,足球赛技术难度更大,对可靠性要求更高,还要体现AI能力。未来的场景会更复杂,技术要一步步迭代,最终推动机器人走进家庭。

机器人行业要发展起来,不仅要机器人公司,还要有大量开发者,同时要有更多的潜在用户去慢慢了解。其实现在大众不会买机器人,买来做什么呢,还没到这个阶段。

但通过这些比赛,能够吸引更多犹豫和潜在的开发者入局,推动技术更快发展,这是最核心的意义。这是我们和宇树,真正背后想推的事情。

搜狐科技:今年机器人赛道很火,银河通用和宇树最近完成大额融资,您怎么看资本这么高的关注?

程昊:这是资本融资的特点。一两年前,可能有个本体能走起来,拍个demo就能融到钱,接下来谁能开始出货,能否在更多场景落地,实现大规模的可靠量产,才能持续发展。

搜狐科技:公司在6月初宣布了A轮融资,接下来会加快融资吗?

程昊:我们不会那么激进地把估值推特别高,融特别多钱。我之前创业也经历过估值一下翻十倍的情况,就很容易飘,你知道吗?估值特别高,投资人也会希望你做一些更fancy的事情,这样才能不断推高估值。

但我们觉得现阶段,尤其是对于一家不到两年的初创企业来说,把内功打好更重要。我们也有取舍,比如没有花精力去做翻跟头、高速奔跑的能力,这些在我看来在第一阶段帮助不大。

搜狐科技:王兴兴此前说宇树年营收已达到10亿,加速进化目前是数百台订单,未来商业化上有什么规划?

程昊:宇树毕竟十年了,我们觉得以他们的积累今年做到十几亿营收非常有希望。我们会定自己的目标,而不是盲目去追高,那样的话很容易动作变形。

我觉得核心还是要每一步都走扎实,第一年快速把产品做出来,去年10月开始正式售卖和量产,生产制造能力从一周只能生产3台到几十台,接下来要提升到一周生产几百台的水平。

我们现在坚定不搞大订,而是在客户下单后很快出货,帮助客户做成。现在还没有到要把销量做到非常大的阶段,还是修炼内功的阶段,人形机器人市场真正爆发的时候还没到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jvto.cn/34868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