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造车“食言”、手机出货量不过百万,黄质潘再度出任CEO能救魅族吗?

出品|搜狐科技作者|张雅婷编辑|杨锦时隔一年,魅族的权力中心再次“风起云涌”。

出品|搜狐科技

作者|张雅婷

编辑|杨锦

时隔一年,魅族的权力中心再次“风起云涌”。

近日,魅族创始人黄章的亲弟弟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。自吉利收购魅族的近三年来,魅族CEO一职已历经三次变动。

与此同时,“星纪魅族”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旗舰店等平台名称最近也更名为“魅族”,删掉了代表此前吉利收购主体星纪时代的“星纪”二字。

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,去年星纪时代CFO苏静出任魅族CEO后,魅族各平台账号才统一更名为“星纪魅族”。

多位魅族相关人士告诉搜狐科技,黄质潘重新出任魅族CEO一职是吉利系高管沈子瑜的意思。“原本吉利收购魅族就是希望魅族以独立品牌的形式运营,但在苏静的管理下,是希望星纪时代吞并魅族,其主导的中低端机战略也没有受到认可。”

伴随着高管人事更迭,魅族也被曝出现了大量裁员的情况。一位来自北京的魅族员工告诉搜狐科技:“当时被裁是因为公司决定裁撤掉北京的AI部门,公司战略有所调整。”

魅族CEO三年三换,黄质潘再度“出山”

魅族的新任CEO黄质潘,是魅族创始人黄章的亲弟弟,也是魅族的“老员工”。

早在2004年,也就是黄章刚成立魅族一年,黄质潘便加入了魅族,曾历任魅族财务、供应链、海外业务负责人等重要岗位。2021年,黄质潘出任魅族CEO,黄章隐居幕后。

2022年7月,吉利控股的星纪时代与魅族举行战略投资签约仪式。星纪时代宣布持有魅族科技79.09%的控股权,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。本次战略投资后,魅族科技依旧作为独立品牌继续保持运营。

展开全文

2023年,星纪魅族集团正式成立,沈子瑜出任星纪魅族的董事长兼CEO,黄质潘转任星纪魅族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手机事业部总裁、魅族品牌CEO。

沈子瑜是吉利系老将,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,并且在吉利系的多个企业身兼数职。除了星纪魅族,沈子瑜此前还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携手创立亿咖通,担任董事长、CEO,此外还在汽车芯片企业芯擎科技担任董事长一职。

也是在这次收购之后,沈子瑜开始频繁走向“台前”,开始主讲产品发布会、接受媒体采访等。不过,令外界出乎意料的是,去年5月苏静接替沈子瑜出任CEO一职。

和沈子瑜一样,苏静也是星纪时代的联合创始人。星纪魅族正式成立后,苏静继续担任联合创始人、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,主导了天使轮融资、以及与汽车品牌极星的合作。

如今,黄质潘再次接替苏静出任CEO职位,也可以从侧面看出魅族最高领导层的变动频繁,在以及背后权力拉扯的复杂性。

不过,黄质潘的回归,并不如部分外界人士所猜想的那样,“黄家人”又回归了魅族的权力中心。多位魅族相关人士告诉搜狐科技,黄质潘的上台是沈子瑜所授意,而沈子瑜之所以不再担任魅族CEO是因为其在多个公司担任要职,实在分身乏力。

“沈子瑜很喜欢魅族,也很认可黄质潘的能力,苏静不是能力不行,而是不懂魅族。苏静主导下魅族走的是中低端机战略,与公司原本坚持走中高端路线的初心完全相悖了。”

在黄质潘出任魅族CEO之后,魅族多个关联公司的法人,也从苏静变更为黄质潘。

造车“食言”、手机出货量不过百万,黄质潘再度出任CEO能救魅族吗?(信息来源:天眼查;制图:搜狐科技)

手机出货不到百万,产品或重新聚焦中高端

在苏静任职CEO的这一年中,魅族的产品策略有着明显的变化。

从去年5月至今,魅族只发布了三款中低端产品,这明显与魅族此前聚焦中高端机型的战略不一样。毕竟在2023年,魅族一整年只发了魅族21、魅族20两大旗舰系列手机。

造车“食言”、手机出货量不过百万,黄质潘再度出任CEO能救魅族吗?(苏静在任期间,魅族发布的主要手机产品;制图:搜狐科技)

与此同时,随着内部的频繁变动,今年魅族最重要的22系列旗舰产品本来按照惯例应该3月发布,后延期于7月,如今8月魅族官方也没有明确正式的发布时间。

更为尴尬的是,9月高通一般会推出新一代骁龙旗舰芯片,如果魅族22系列延期至9月,就会面临“发布即过时”的境地,失去对用户的吸引力。

此前在2023年的魅族20系列发布会上,沈子瑜曾放话,未来魅族肯定会V型反转,三年内目标回到国内中高端市场TOP5。

显然,这一目标定得有些激进。国内中高端手机品牌格局仍然稳定,苹果、华为这两大手机品牌还是难以逾越的两座大山。

IDC数据显示,国内去年600美元以上手机市场中,苹果占比51%,华为占比30.8%,荣耀、vivo、OPPO、小米、三星瓜分了其他所剩无几的市场。而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格局,与去年几乎没有任何差别。

从自身的体量来看,魅族出货量近几年都不到百万台,属于是鲜有人提起的“others”,在手机市场“艰难存活”。

尽管苏静主导下,魅族发布了不少中低端手机,但该策略似乎并未对出货量起到很明显的提升作用。IDC向搜狐科技提供的数据显示,魅族去年国内出货量为96.6万台,同比增长8%。今年上半年,魅族出货量仅为31.9万台。

而随着黄质潘的上台,魅族的产品策略也或将重新聚焦中高端。毕竟在2021年黄质潘刚担任魅族CEO时就曾表态过,会坚持走中高端路线,差异化的策略。

有业内人士告诉搜狐科技,魅族对于手感、良品率、工业设计等等都有自己的追求,比如魅族的白色面板、以及整个业内唯苹果魅族两家没有出曲面屏,这些都关乎手机的品质感,而苏静似乎并不懂魅族的“灵魂”。

魅族夸下的海口,都没成真?

除了手机业务提出了较为激进的目标,魅族在被吉利刚收购后,也在加快拓展汽车、AR等其他领域的业务布局,不过现在看来被指“噱头大于实际”,大部分尝试都以失败告终。

2023年11月,魅族官宣正式进入汽车市场,将打造第一款魅族汽车MEIZU DreamCar MX,并于2024年一季度启动DreamCar共创计划。魅族宣称,这是全球首款由用户深度参与定制的量产车。

尽管星纪魅族COO廖清红去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魅族汽车将在2024年内和大家见面,会有与传统主机厂不太相同的功能表现。不过可惜的是,直到现在魅族汽车仍未亮相,魅族官方也没再提起过。

除了造车“食言”外,星纪魅族在与极星的汽车操作系统合作,也还是没有走到最后。

2023年6月,星纪魅族集团与极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,宣布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,纪魅族持股 51%,极星持股 49%,为极星汽车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提供智能操作系统Polestar OS。

而在今年4月,极星汽车发布公告宣布与星纪魅族签署终止框架协议,决定终止双方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,并将分销权移交极星。

此前魅族20系列发布会,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,当时有观众喊话魅族“干翻华为”,而沈子瑜的回应是:“不要说得这么直接,其实已经做到了。”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jvto.cn/40609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