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原创 当机器开始纳税,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未来?

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,“当机器人真正干活后,整个社会对机器人的概念还是会发生很大改变。我认为未来机器人真正能大量干活时,国家完全可以跟企业说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得收税。”王兴兴举例,“比如一台机器人是干什么活,它产生的价值里面有多少税直接上交给国家,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。但前提是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去做很多事情。快的话可能2~3年内会有明显的进步,慢的话可能3~5年,但是我认为大概率不会超过10年。”

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,“当机器人真正干活后,整个社会对机器人的概念还是会发生很大改变。我认为未来机器人真正能大量干活时,国家完全可以跟企业说每台机器人出厂就得收税。”王兴兴举例,“比如一台机器人是干什么活,它产生的价值里面有多少税直接上交给国家,我觉得完全是可以的。但前提是机器人真正能像人一样去做很多事情。快的话可能2~3年内会有明显的进步,慢的话可能3~5年,但是我认为大概率不会超过10年。”

2025年春,宇树科技推出售价3.99万元的G1人形机器人,直接将行业价格门槛砍至三分之一。其自主研发的伺服电机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30%,4D激光雷达实现量产突破,甚至连减速器都做到了90%国产化。2024年宇树科技营收超10亿元,同比增长120%,利润率高达25%。宇树开放机器人API接口,开发者可通过应用商店分成模式获利。目前最热门的“舞蹈编程”插件,单个下载量已突破10万次,开发者月收入超5万元。

可以说,机器人生态模式也是借助硬件的载体,发挥软件和服务的核心作用,并带来真正的持续性营收。当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临界点,生态收入将反哺硬件研发,形成良性循环。据悉,2025年上半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.6%,服务机器人增长25.5%,机器人创造的经济价值已占GDP的1.2%。当机器人能够替代人类完成80%的重复性劳动时,税收体系的重构将不可避免。

按照王兴兴的说法,机器人通过劳动产生价值,理应像企业一样缴税;若机器不纳税,将导致资本向自动化倾斜,加剧就业不平等;税收可用于支持人类技能培训和科技创新,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此前,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,“机器人征税将加速通用人工智能发展”。不过,也有反对者认为,过早征税会抑制行业创新,应优先通过碳税等间接手段调节。

可以预计的是,未来机器人在工业场景会率先突破,比如在汽车工厂实现零部件搬运、质检等标准化作业。随后,在家庭服务市场会逐步普及,消费级机器人可完成烹饪、护理等复杂任务,价格有可能降至2万元以内。再往后就是在通用智能时代,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,税收体系重构完成。

一旦机器人被大量使用,对人类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。市场认为,预计将有40%的制造业岗位被替代,但会催生机器人运维、AI训练师等新职业。当机器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人类,如何定义“劳动”与“贡献”将成为哲学难题。此外,各国可能出台“机器人劳动配额制”,强制企业保留一定比例人类岗位。

未来,我们必将目睹一场静悄悄的革命——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车间、商场甚至家庭,它们创造价值、缴纳税款,最终可能重新定义人类文明的底层逻辑。宇树科技的实践证明,技术突破与商业创新的结合,能够让科幻设想照进现实。当机器开始纳税的那一天,或许不是人类的终结,而是真正自由时代的开端。毕竟,人类的终极价值,从来不在重复性劳动中,而在探索未知的星辰大海里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jvto.cn/40511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