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最近,美国一些参议员玩起了“瞎子打灯笼——白费蜡”的游戏,居然炮制了一项用“无中生有”,来制裁中国的法案。
【美国参议院提交新对华制裁法案】
他们把中国抹黑成支持俄罗斯,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帮凶,还堂而皇之地给这纸荒诞不经的文件起了个名字,叫“阻止中俄法案”(“STOP China and Russia Act”)。
这份所谓法案让美国政府去确认,中国到底有没有给俄罗斯“递过刀”,无论是物质上的,还是信息技术层面的。
根据俄卫星通讯社获取到的相关法案文本,这要求美国总统在法案生效后的180天内,提交一份报告,详细说明中国有没有为俄罗斯“侵害”乌克兰主权,提供支持的蛛丝马迹。
一旦“罪名成立”,各种制裁措施可就正儿八经要上阵了,包括限制中国法人和自然人,进入美国金融系统、禁止向他们出口技术,以及冻结在美资产。这几招下来,攻击性堪比“经济核攻击”,意图一目了然:就是想让中国吃不消。
【法案计划制裁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】
更过分的是,该法案还专门设置了一节内容,把矛头直指中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,要求对它们实施制裁。美方毫无根据地认为,这些中国的金融机构帮助俄罗斯,绕过了现有的对俄制裁措施。
显然,如果美国真这么做,不仅是在破坏中美关系,也是在挑战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,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回顾过去一段时间,美方一直试图通过关税施压中国,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,但中方强硬回应:我们买油是自己的事情,谁也别指手画脚。
若对方非要加码,中方以牙还牙的对策早已准备就绪。最后,美国财长贝森特只能尴尬表示,在阻止中国购买俄油上,美国能使的招数屈指可数。
【美财长承认对华“没有太多筹码”】
这一切底气源于哪里?归根结底,中方对自身实力有自信。中国的经济韧性、工业生产能力及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,都是底气所在。
即便是全方位的制裁威胁,中国也有足够的战略回旋余地来应对。事实上,美国在很多方面都缺少筹码,不仅仅是能源。
针对美方无端扣上的“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”的帽子,中国也早已明确立场。中方一直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,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乌克兰危机,努力充当和平的桥梁。
美方这种抹黑中国的企图,反而让人看清其政治操弄的企图:在国际舆论上给中国泼脏水,试图孤立中国,挑拨中俄关系。
中方也早已摊牌,如果真像西方所说的那样,以中国的综合实力和技术积累,乌克兰战局早就不是今天这样了,可事实并非如此。
【耿爽大使早已有言在先】
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法案的威力如果真的发挥出来,将不同于以往的制裁。它对中国各行各业的覆盖面极广,几乎无处不在。
特别是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制裁可能引发资本外逃的风险,让人担忧。不过美方真要实施这些大动作,也有可能引火烧身,让中美关系面临空前的危机。
从现实来看,中美关税战仍在胶着,特朗普不敢轻举妄动,因为他知道中美关系一旦破裂,第一个受损的会是美国自己。
就算两院顺利通过该法案,他也可能选择不签,或者干脆搁置。这种情况下,这项法案更可能胎死腹中。总而言之,这个闹剧般的提案更多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
说到底,这个荒唐法案反映出的,是美国某些政客的焦虑和无奈。眼看中国发展势不可挡,他们就只能靠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刷存在感。
【特朗普不敢轻举妄动】
可惜,现在的中国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。我们有完备的工业体系,有庞大的内需市场,更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。美国要是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,最终只会自食其果。
话说回来,这个法案虽然荒唐,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我们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,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同时,保持战略定力,继续推动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,通过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。
这或许只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一部分,他们各怀鬼胎,在玩危险的游戏。而我们关注的,不仅是眼前的阴晴变化,更要警惕长远的风向调整,因为在这全球化错综复杂的棋盘上,每一步都可能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