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25年07月27日
- 星期日

“克莱蒙梭-25”行动的出发点是法国南部的土伦港,航迹横跨地中海、苏伊士运河,并穿越红海与印度洋,最终抵达南海。这一路走来,尽管法国媒体试图制造气氛,一时间关于航母影响力的话题甚嚣尘上,却未能如预期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。甚至在多个关键水域,法国海军的存在感寥寥可数。在经过多国海域时,相关地区的观察者几乎未能察觉到戴高乐号的行踪。

战场压力是乌方此时求谈的关键背景。从2025年5月起,俄罗斯持续在乌东、乌南方向增兵,红军村、库普扬斯克等要地周边集结了约16万兵力——这是俄方过去一年内在前线投入的最大规模部队。密集的军事部署带来直接后果:乌方前线部队伤亡率攀升,后勤补给线因频繁空袭多次中断,兵员缺口逐渐扩大。部分地区的征兵办公室甚至出现工作人员上门动员的情况,街头招兵点常能看到排队登记的民众。这种资源紧张的局面,让乌方意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对抗难以长期维持。

日本也曾向美国建议,在印太地区组建涵盖多个地区、包含美日菲澳的“单一战区”。这些设想本质上都是“亚太版北约”的翻版。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活力区域,贡献了全球近60%的经济增长,区域贸易占比接近一半。RCEP等机制持续释放发展红利,东盟防长扩大会等机制也为地区和平稳定提供了有效保障。这里需要的是基于互信、平等与共赢的安全架构,而非“北约的亚太化”。

特朗普与普京(资料图)俄乌战场风云突变,朝鲜军援影响几何?韩联社透露,朝鲜领导人践行“无条件支持俄罗斯”承诺,近年向俄罗斯输送超2.8万箱弹药,其中152毫米口径炮弹超1200万枚。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指出,约40%的俄军弹药来自朝鲜供应。这些弹药足够支撑俄军前线约半年消耗,占其总消耗量的60%左右。朝鲜的大规模军援,极大地充实了俄军的弹药储备,让俄军在战场上能够更持续、猛烈地发动攻击。

这看似是一场关于安全的游戏,但深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,其实在某种程度上,这都源于美国政府的偏见和对“中国威胁论”的炒作。赫格塞斯的声明表明,他的审查仅为期两周,声称会持续监控并反击所有针对美国军队的网络威胁,将中国员工视为潜在的“间谍”。然而,那些承包商本身就很少雇佣中国员工。

德里克一家原本住在得克萨斯州,虽然是谢耳朵的家乡,却红到发紫,红脖子遍地都是,德里克夫妇当初曾在俄罗斯度蜜月,为俄罗斯文化“深感着迷”,今年春天,夫妇二人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和一条狗(两人各自跟前任生的三个儿子留在了美国,真能生),参加了美国博主蒂姆·柯比发起的移民项目,迁居到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小村庄,值得注意的是,蒂姆·柯比发起的这个移民项目极为失败,只有两户人家从美国来到俄罗斯,德里克一家就是其中之一。

法国海军自1960年以来首次将航母部署至亚太,这背后是其对全球战略格局的重新审视。通过“克莱蒙梭-25号”任务,法国希望重申其在印太区域的存在,以及与美国的合作关系。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的存在,对于法国而言,不仅是一次军事展示,更是一种政治宣示,意在表明法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依然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。然而,事实证明,这一轨迹依旧笼罩在不确定性之下。

吕特的威胁并非孤立。前一天,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俄新制裁,称50天内若俄乌未达成和平协议,将对购买俄出口产品的国家征收最高100%的二级关税。吕特对此公开支持,还表示欧洲国家会筹资为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、导弹和弹药,帮其在谈判中占据优势。他甚至直言,希望中印巴给普京打电话施压,否则“将遭受巨大打击”。

特奥多罗护照事件无疑是这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。作为国防部长,他的双重国籍问题一经披露,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,甚至引发了民众对政府透明度的质疑。人们开始担心,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军事决策权的人,究竟对菲律宾的安全承诺有多大的可信度。在这种情况下,部分退役军官对此表达强烈的不满,他们认为马科斯过于依赖美国,将菲律宾变成了中美博弈的棋子,最终可能让国家蒙受损失。

已加载全部内容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